交大培訓2018創業俱樂部順利舉行
發布日期:2018-03-31 點擊次數:1252次
3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企業家創新俱樂部年會在上海拉開帷幕。本次年會圍繞“未來已來”的主題,與近600名來自各行各業的精英、企業家校友一起,聚焦當下最熱議題,展望下一個十年的發展趨勢。與會嘉賓包括了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黨總支書記姚奕,知名經濟學家管清友,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亞商集團董事長、亞商資本創始合伙人陳琦偉,競爭戰略第一人、君智咨詢董事長謝偉山,劇享集團、劇睦影業董事長郭長勝等人,各位專家不約而同地聚焦中美貿易戰問題,從經濟、政治、金融、商業、文化多個方面為企業解析未來發展之道。
交大培訓大會伊始,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黨總支書記姚奕為大會送上了誠摯的祝愿。姚書記表示,交大海外經過多年對高端教育的探索和實踐,已經累計培訓超過十萬民企業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好的教育,不會止步于課堂的知識傳授,對于新時代的企業家來說,一個高端、健康、富有活力與想象空間的平臺,能夠給于企業發展以巨大的助力和靈感。在這樣的初心下,我們成立了企業家創新俱樂部,從名字便可看出,這不僅僅是一個社交的平臺,“創新”二字決定了更高的立意和調性。創新無時不刻改變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們面對企業家的創新俱樂部也應當與國家、社會的發展保持同步。
姚書記還說道,企業家創新俱樂部成立至今,深挖企業家需求,組織了數次成功的論壇、游學、峰會。我們深入以色列探索科技創新的秘密,飛往美國一覽華爾街的喧囂,漫步德國體驗工業強國的精密……..從各個角度為我們的校友打開國際化的視野。同時我們也緊跟時代步伐,第一時間抓取滾燙新概念,邀請行業先鋒人物,以峰會、論壇的形式為校友送福利。成立至今,企業家俱樂部與眾會員共同經歷了互聯網的興起、新媒體的爆發、新零售的革新、人工智能的崛起,一路走到了今天。
2016年,企業家創新俱樂部曾舉辦了名為“預見未來”的主題年會,當時許多的校友企業正在經歷互聯網轉型、商業模式革新、企業融資上市的過程,很多同學也在這企業家創新俱樂部這個平臺找到了合作伙伴、良師益友、甚至是投資人,讓自己的企業更上了一個臺階。今天,企業家俱樂部再次舉辦“未來已來”主題年會,與各位風風雨雨一路相伴走來的伙伴一起站在時代的新起點,希望能從經濟、政治、金融、商業多個角度為大家帶來全新的思路,新的十年,我們共同進步!
活動期間,企業家創新俱樂部會長,華燕房盟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胡炯代表企業家校友,歡迎來自四面八方的新老朋友。胡會長說道:“交大海外企業家俱樂部成立已有3年,我在交大海外學習也已經有將近10年的時間。交大海外教育學院在繼續教育領域具有非常強大的實力,不僅僅體現在學習質量,更體現在強大的校友會平臺。會員之間的互動、需求都非常的活躍,成立以來也幫助會員解決了許多企業層面的實際問題,比如咨詢、融資、戰略合作等,幫助會員企業更快發展。本次年會也得到了很多優秀會員企業的贊助,在這里也感謝他們的鼎力支持。也希望通過本次年會,讓學員有更大的收獲。”
本次活動上要邀請了眾多嘉賓做主題演講。第一位分享嘉賓是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他為我們帶來了主題為《新政策與新征程》的分享。“我們都是改革開放的經歷者、創造者、建設者”,周漢民介紹,從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開始,經過15年艱苦卓絕的努力,我們已經具備了追趕世界第一強國的基礎和實力,也進入了按照國際規則發展自己的新階段,到2017年,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引進外資的第三名,這是世界都沒有料到的,什么叫未來已來?中國16、17兩年連續成為對外投資的領先者。隨著中國發展的新目標,我們年輕的一代應該將各自的才華、智慧、精力貢獻給這個偉大的時代。
在19大報告中,領導人提出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它要體現三個化:法制化、國際化、便利化。這個機會全國都在爭取,上海當仁不讓,這是一個天降大任的地方。這一方面的機會我們要抓住。第二個我們要高度關注長三江一體化的發展,一體化不僅僅是經濟,更是所有社會要素的一體化,目標是要成為中國最重要的城市群,名副其實的世界第六大都市群;第三個就是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六條走廊,新歐亞大陸,這是中國規劃世界、融入世界的大舉措,上海就在世界第一大集裝箱運輸港—連云港的隔壁,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當然,伴隨機遇,一定也會有風險。首先是中美兩國之間的貿易對抗,無論是關稅、貿易壁壘、還是更大格局上的問題,我們都需要去關注;第二個是中國的金融風險,從宏觀的杠桿率增高,到微觀的信用風險,股市的不穩定性,影子銀行的底層資金,龐氏騙局的金融活動也遠遠沒有絕跡;第三個是傳統經濟動力面的風險。中國消費目前存在新消費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的風險,很可能出現一定程度的停滯,造成新的風險。這是我今天分享給大家的一些看法,謝謝。
第二位分享嘉賓是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他的演講主題是《新時代、新經濟、新趨勢》,但他同樣也對中美貿易戰非常關注。管博士表示,關于貿易戰,我們不能孤立地看待這個問題。中美關系在去年下半年開始已經發生了質變,圍繞朝鮮、臺灣的一系列問題,導致中國經濟發展的內涵發生改變,這個變量可能會影響到中國未來幾十年的發展。在加入WTO后,中國企業的發展速度、中國人民的巨大進步,都是世界都沒有想象到的,這也導致了目前博弈的不可避免。
中美兩國的貿易關系可以說是水乳交融,但從數據來看,我們對美國的依賴似乎更強,同時也有宗教、價值觀、意識形態方面的因素。這一切都改變了內外部的發展條件,對于這些企業家、投資機構都要有清醒的認識,跟得上、接得住、斗得贏,避免過度膨脹。
從歷史演進上看,今天我們所處的階段比較特殊,我們從未以如此寬松的貨幣政策來應對危機,過去十年我們經歷了一個過度金融化的過程,長期以來導致了很大的問題。全球進入了政治強人階段,各國首腦都積極推行新政,這些其實都08年經濟危機后的應對模式。中國2015年也進入了強化監管、收縮貨幣的過程,我們駕馭宏觀經濟的能力我不懷疑,但是駕馭金融、資本的能力還是有待提高的。我們正在慢慢回到價值投資,實體企業腳踏實地的階段。盡管如此,經濟危機的周期也不會消失,但特征會有所改變,呈現一個滯后性和非對稱性。同時統計側改革邊際放緩,規下企業的沖擊也有所減弱;中美之間的貿易戰也會對出口情況有著直接和間接的影響。
最后,管博士對2018年宏觀經濟作出了大膽的預測,包括東西部分化、實體經濟崛起、一線城市的改變,從工業到服務業的產業結構優化趨勢,從重資產到輕資產的產業分化等等。
最后管博士引用了領導人的一句話: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投資的方向。延伸開來說,這也是我們經營企業的方向,和學習的方向。
亞商集團董事長、亞商資本創始合伙人陳琦偉為我們帶來了題為《技術發展與產業升級的分享》,陳琦偉說道,近年來,隨著生產成本的上升,Made in China的優勢逐漸消退,加上污染聚集、資源過度消耗,中國制造在國際上陷入了低價競爭,產業需要從要素驅動,升級到技術驅動,變成Innovation in China,用技術的進步帶動生產效率的提升,讓產業結構全面升級。這方面的創新不但能得到資金支持,更能得到政策支持。
基于這些前提,技術創新本身從引進技術到自我創新的實現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這個過程中經濟環境的配套、知識產權、人才和資源的支持都必不可少。這次中美貿易戰中,美國出自對本土高科技先進產業的保護,對中國技術類制造產業大力征稅,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中國在美的技術優勢。但我們也有自身的優勢,比如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促成了一系列以BAT為首的諸如移動支付、娛樂、社交領域走到了世界前列。另外數據化、智能化也在廣泛影響著中國的傳統制造業,雖然說很多中小企業依然將面臨短暫的“寒冬”,但只要我們敢于擁抱智能、數據,必定能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新時代對成功的定義也將改變,越來越傾向于那些專業能力強的,能夠洞悉時代發展趨勢而做比較精準的準備的人。作為一名交大校友,我很期待與在座的各位企業家一起去見證中國經濟的未來,以及屬于我們每個人的成功。
君智咨詢董事長、競爭戰略第一人謝偉山,從微觀的層面帶來了《商戰的本質》經驗分享。謝偉山坦言,關于中美貿易戰這個問題,他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觀者,“我相信中國在貿易站中并非被動。以日本為例,過去我們耳熟能詳的日本品牌,現在都慢慢淡出了我們的視野,為什么?因為日本品牌不懂差異化,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界限日漸模糊。中國未來能否勝出還未知,但我多年幫助企業做戰略咨詢,我也見證了很多企業的崛起,今天也想給大家簡單地匯報一下我的一些心得。”
在謝偉山看來,貿易戰說到底只是經濟戰爭中的一種,更重要的戰爭在品牌層面。中國擁有最大的中產階級市場,有強大的內需,給了企業家巨大的空間。前提是我們要理解商戰的本質,概括來說就一句話“得民心者得天下”,以飛鶴奶粉為例,在進口奶粉大行其道,國產奶粉被逼至長江以北的關口,銷量是如何快速增長直至亞洲第一的?這就需要我們看到商戰的本質,是顧客心智之戰,如何讓13億人認可你。飛鶴奶粉成功背后,有三個關鍵點:第一是找準進攻點,和行業老大比實力是沒有意義的,要攻其不可守。利用顧客常識,強調中國品牌更適合中國寶寶的體質;接下來發動閃電戰,果斷拿出巨大預算投放廣告,快速讓顧客感應到品牌的定位;第三,就是找到一個殺手級應用,引爆銷量。飛鶴當時就根據新的戰略目標,從產品、市場、價格、廣告、渠道、公關等各個方面進行管理升級,如果每個企業都能找準顧客的心智,少走彎路,在行業風口打開的時候一炮打響,那么這場貿易戰,我們必勝無疑!
“我們和交大一起成立的這個競爭戰略研究中心,已經開設了第一個班級,我希望能把這個成果在中國長期傳承下去,讓更多的本土品牌得以崛起,讓企業健康成長,打贏這場貿易戰!”
文化,可以說是經濟發展的靈魂。劇享集團,劇睦影業董事長郭長順為我們分享了他對中國電影文化產業的理解。“我是一個搞文化的人,那么今天就來談談文化層面的那些事兒。在我看來,近年來國人的膨脹,其實是過去一個自卑心理的延伸。我們可以看到,過去我們談到管理學也好、成功人士也好,基本都是一些西方的概念,更可怕的是,很多國家包括美國、日本、韓國都在對我們進行文化的侵略,這一點很多人都有體會。然而很多在西方國家生活過的人都有體會,國外的司法、安全、社會現狀、和文化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完美,所謂西方文明其實是一個偽命題。美國上世紀開始就開始輸入大量美國電影,讓全球人民做了個美好的美國夢,同時擠壓了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韓國文化也通過輸出明星的輸出,進行文化入侵,導致少男少女迷戀低俗文化而忘記追求;日本呢,相對歐美國家和韓國文化入侵沒有那么嚴重,但也輸入了大量的日劇和日本價值觀。關于中國文化呢?我不能說已經做了很多,但這是我個人的一個追求,讓中國文化在國際上得以發揚和傳播,像《戰狼》、《紅海行動》這樣的作品,一定程度上輸出了中國實力,但并沒有完全說出中國的文化。”
關于中國要如何重塑文化自信這個問題,郭長順表示,劇睦影業希望通過真正富有中國底蘊的作品,如山海經,讓世界知道我們也有自己的怪獸、也有自己的英雄。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不再跟隨,而是引領世界的潮流。
活動上,嘉賓們不約而同地聚焦中美兩國在經濟、商業、文化上的關系,對未來的趨勢給出了自己真誠的見解,雖然機遇與挑戰并存,但仍然是抱持著樂觀的態度。的確,中國本土不缺優秀的企業家,在各自的領域辛勤耕耘,他們都是中國經濟未來的支柱!接下來,由來自美麗田園的周敏同學、易瑞生物的李治雨同學,和好望角商學院的黃洪明同學,為大家帶來了精彩的我的未來夢想show,你們都是最棒的!
交大海外教育學院企業家創新俱樂部在2018年還將繼續為同學帶來豐富的課程、游學、論壇,在不斷的切磋中共同成長,一起期待下一個十年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