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為什么如此重視發展綠色金融?
發布日期:2016-09-11 點擊次數:1345次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確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十三五”時期,國家將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國務院相繼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了環境改善的具體指標。
當前,我國正大力推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
中國近年來在綠色金融領域的發展令人矚目。比如,中國的綠色信貸已經占國內全部貸款余額的10%。我國是全球僅有的三個建立了綠色信貸指標體系的經濟體之一。中國是第一個由政府支持的機構發布本國綠色債券界定標準的國家。從2016年年初到現在,中國發行的綠色債券已近1200億人民幣,占全球同期發行的綠色債券的45%,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色債券市場。中國已經宣布2017年將啟動全國性的碳交易市場。
在盛產花椒的四川茂縣,“綠色金融”助力農民增收致富。據媒體報道,人民銀行汶川縣支行以信貸支持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為切入點,實施精準扶貧,累計發放信貸資金1560萬元用于支持“六月紅專合社”花椒精選、花椒倉儲、花椒油加工等資金需求,輻射帶動周邊6000多戶農民增收致富。
而在福建福清,綠色金融的發展出現了三大趨勢:一是信貸資源向新能源產業傾斜。二是支持綠色工業園區改造建設。打造綠色供應鏈,實現能源梯級利用、土地集約利用和水循環利用。三是加快城市環保基礎設施建設。以新能源為例,截至7月末,福清轄內的金融機構已對福清核電項目授信323億元,同比增長14.32%;對風電項目累計授信19.8億元,同比增長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