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村干部培訓班
最新開班:2018-04-21 | 內容提供:上海交大干部培訓中心
一個村是否能管理發展好全都靠村干部,加強村干部的培訓,使其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提高理論水平、提高工作能力才能把群眾期望的事情做好。那目前在哪里可以報名村干部培訓班呢?上海交通大學已經開設相關課程十多年了,有充足的教學經驗,很多農村干部都非常認可上海交通大學的教學方式。
村干部培訓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主要可以分為培訓的靈活性、實用性、規范性這三點。這三點說起來比較簡單但在培訓過程中想要都做到還是比較困難的,首先教學的老師必須了解農村的實際情況才能因地制宜的教學,這樣的課程才有說服力,下面我們就來詳細講解一下村干部培訓需要留意的三大點。
從培訓方法方面,注重培訓的靈活性。改變就培訓抓培訓的做法,樹立全方位、開放式的培訓理念,通過集中培訓與分類培訓相結合、理論學習和實地指導相結合、經驗交流與實地參觀相結合等方式,提高村干部“活學活用”的能力。一是采取下鄉實驗和學用結合的方式對村干部實行現教、現試、現用教學以及“課題帶回去、經驗成果帶回來”的做法,要求村干部們將學習中的課題、知識帶回到自己村、自己崗位進行具體實踐,再將問題和思考帶回到培訓點集體討論,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方式,不斷提高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提高學習的實效性,使村干部加深對實際問題的理解。二是開展向身邊的先進榜樣學習活動,用先進典型在工作和發家致富過程中的好經驗、好做法,身邊事、身邊人感染村干部,讓村干部學有榜樣、追有目標、趕有方向。三是以村干部及時消化為著力點,積極收集培訓村干部的意見和建議,對授課內容做出相應的調整和補充,豐富授課內容,吸引培訓村干部的注意力,提高村干部的學習興趣,突出靈活性。
從培訓內容方面,注重培訓的實用性。針對村干部知識面窄、法律意識不強、業務水平不高、農村群眾急需種養技術、外出務工能力薄弱等實際,堅持按需施教,注重增強培訓內容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按照“缺什么、補什么,需要什么,就培訓什么”的原則,采取上下結合、突出重點、循序漸進的方法進行培訓,著力解決“會干事”的問題。在課程設置上,在強化政策法規、新農村建設、農村實用技術等方面學習的基礎上,又重點對如何當好村干部、黨的建設、村級民主管理、村干部隊伍建設和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專題輔導,針對群眾關注的焦點和熱點問題,重點安排“農村低保申報”“農房改造”等主題內容,使培訓內容更加貼近農村工作實際,涵蓋農村工作的方方面面,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點。
從培訓管理方面,注重培訓的規范性。堅持重管理、嚴要求、求實效的原則。一是制定完善《村干部學習管理制度》《村干部學籍管理規定》等規章制度,做到管理村干部有章可循。二是對參訓的村干部采取封閉式規范的管理措施,制作桌簽、對號入座,每節課強調紀律,專人對參訓人員的出勤和學習情況進行登記檢查,有效杜絕缺勤和早退現象,確保培訓有序推進。三是對參訓的村干部進行培訓測試,確定學員的培訓考核等次,把培訓情況納入村干部崗位考核內容,與村級獎懲和村干部績效補貼掛鉤,作為村干部評先評優、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四是建立培訓檔案制度,指導相關部門和鄉鎮加強對鄉村干部教育培訓檔案的管理,建立培訓信息庫,將培訓情況、學員表現、培訓成績等納入培訓檔案,確保村干部教育培訓管理有序。五是強化學員的自我管理、自我監督,使村干部形成良好的學風,促進教育培訓取得實效。
只有重復做到上述三點的村干部培訓課程才能稱得上合格的培訓,培訓時間較短,如果課程不能從根本上轉變村干部的思維觀念就很難有實際效果,上海交通大學的授課老師都有多年的一線教學經驗,通過不斷的接觸在基層的村干部學員,能充分了解到目前村基層的情況,在教學安排上也會輔導各個村干部了解國家制定的各項新政策。從而幫助村干部在培訓之后能迅速吸收課程知識,幫助家鄉各方面迅速發展。